喷雾干燥机记忆所能记住的一次
为什 么在加工信息时会 更 ·66· 第 3章 信息能力与技能改原来的信息呢?这是由于记忆局限所造成的。记忆的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。 (1)短时记忆容量的局限。将一系列信息做整体把握时,需要 暂时记 忆各个信息,这 种 记忆称为短时记忆(Short-Term Memory)。短时记忆 具有一定限度,Miller研究 证明,人 类 短时喷雾干燥机记忆所能记住的一次呈现的项目是有限的,为 7±2个彼此无关 的项目。日常生活中 需 要短时记忆的项目超出这一数字显示的范围,就很难记住事实。例 如,读者可以试着心算 完 成这样一个课题:三个人的姓名分别是张三、李四、王五。张三年龄 不是最 大的,个子不是 最 矮的;李四年龄居中,个子最高;王五年龄不是最小,个子不是最高的。试 问能不 出错 误、忠 实地把他们的年龄和个子排出顺序吗? (2)从长期记忆中检索信息的局限。为 解释消息的意思,在 消息各个项 目停留 在短 时 记忆期间,开始检索已 有的知识体系即 长时记忆(Long-Term Memory)中的信息,并与新 接 收的各个信息进行对照。可是,事与愿违,常常会提取不出需要 的信息 或提取出来的信息 是 错误的。原 因是由于人 类从 长期记 忆中 检索信 息时 存在 着局限,Tversky&Kahneman曾 经 通过实验证明这一事实的存在。他们让被试者解答“英语课文中 以 K开头和 K位于第三 位 的单词,哪一种居多?
”这一问题。尽管实际上后者的数量是前者的 3倍,但是结果还是大 多 数的解答者给出错误的答案。这是因为,以 K开头的 单词比 K位 于第三位的单词容 易检 索 的缘故,从而造成好像较多这一错觉的缘故。日常生活中,在做出比 较、判 断和决策时,绝 大 部分情况是依赖于从长期记忆中检索信息这一信息加工过程,这时,与 课题信息具有较高 类 似性的有关信息就会成为判断、预测、决策的线索,但这些线索未必就是真正所需要的信息。 2.信息加工中经验和主观意念的影响 上面的事实说明,人类与 生俱 来的信息 加工 能力 由于记 忆的 局限性受 到很 大的 制约。 如果单纯依靠从外界获取的信息进行信息加工,这时只能利用很少一部 分信息。有时,为 了 做出判断和决策,会感到外界的信息并不充分。于是,常常会在 不自觉 之中利用自己的经 验 和意念来弥补这一不足,这一 现象 在心理学中 一般 叫做 “自上而下 (top-down)”型信息 加 工。虽然它是一种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线索的一种非常经济的加工方式,但是它常常 会导 致 错误的信息加工结果。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考察经验和主观意念如何影响人类信息加工。 (1)图示的形成。上面讲过,由于记忆的局限不能按照记忆的 原样回 忆记忆中的事物, 这种回忆的不完全性并非均等地 发生在 所有 信息上。有些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,会 比较 容 易得到完整回忆。可是有些时候,一些有助于说明、原来没有的情节,在回 忆时被添加进来。 这种容易想起、容易被附加的信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呢? Bartlett根据自己开展的一项极为经典的实验研究结果主张,人类的记忆,是把要记住 的 事物置于自己经验中特定的位置,并与既有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,而回 忆的过程是一种重 建 活动,并不是根据给予的信息,原封不动地想起的过程。为了说 明新记 忆信息与既有知识 的 联系和重建过程,他引入了信息加工框架,即图示(Schema)的概念。 借助 这一概 念,可以 认 为不符合图示的信息将被忘却,而由 图示导出,即重 建的信息被 添加。例 如,看过教 室的 照 3.4 人类的信息认知能力特征 ·67·片之后,如果要求说出照片上的物品时,会自动唤起教室图示,说 出一般教室中应该 有的 东 西,这之中有些东西实际上是照片中没有的,但也被列举出来。因此,如果 机械地利用图示, 结果就会变成主观臆断。
另外,由于图示的存在,有时也会妨碍记忆。例 如,把鲸鱼 记忆 为 鱼。把西红柿记忆为水果。这是因为前者与哺乳类图示相比,更容 易记忆 为鱼类图示;后 者 与蔬菜类图示相比,更容易记忆为水果类图示的缘故。 (2)经验逻辑(人类逻辑)。由于必须根 据极少 的信 息判 断和决 策众 多事情,所 以经 常 需要采用逻辑推理来完成信息加工。然而,人们习惯上经常采用经 验逻辑 推理,而不是采 用 一种合理的、叫做“三段论”的形式逻 辑推理。例如,“我 和 A同 学经 常忘 记带课 本,可是 老 师总是批评我,不批评 A同学,所以老师不喜欢我”,这种逻辑不过是一种经验逻辑而已。经 验逻辑的特点是,在不知不觉之中常常把根据自己的经验归纳的命题(例 如,经常被 老师 批 评是因为老师不喜欢的缘故)作为前提。如果读者比较形式逻辑和经验逻 辑就会发现,前 者 只是在限定的范围内处理信息,与此相对,后者虽包含不确切性但具有归纳性飞 跃,可以 给 判断和决策带来新信息。但是,它的致命弱点是带有不确切性,从而 导致错误 的判断。由 此 可见,知晓这些不同的理论的存在,并了解各个理论的不同性质,对于理解信息的特 征是 十 分重要的。 (3)独自心理学理论。凡是人类,都具有根据自我经验建立独自心 理学的特征。例如, 大家都知道“没有压力就学不好”这一独自心理学观点。这类知识,虽并不是什么专门理论, 但某种程度上已在个体内心 形成一 种 观念,所以 通 常把它 叫做经验 论或 民俗心理 学(Folk Psychology),在某些方面相当有用。例如,在教 师中 普遍存在着 这样 一种 独自心理学:压 力 越大学得越好,学习不好是因为没有压力。但是,要注意并非所 有的独 自心理学理论都是 正 确的。因为,人 们 容易 把 个人 经验 扩 大化、一 般 化,从 而制 造 出一 成 不变 的观 点 (Stereo Type),无差别地适用这种观点,容易曲解人们的信息处理,招致危险,特别是含有偏 见的 评 价和陈词滥调,往往用来攻击弱者和少数人。 3.4.3 态度对信息加工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,很难置情感于度外加 工信息。对于 信息 的内 容、信源、加 工信息 状况 大 都附带有一定的感情和态 度。伴 随 感情的 信息加工,随 着感情强 度的增加,越 发容易产 生 偏颇。1.对信息内容的态度 如果信息内容涉及到自身利益,便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,因此 很难客观地加工处 理 信息。例如,人们很难冷静、客观地评价自己做出的判断和相关行动 信息。因为人类天生 具 有一种欲望:希望自己的判断和行动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。所以,支配 衡量判断正确与否 的 标准,常常是个人信息加工中溢于言表的态度———快与不快。如果 不快占 据了上风,容易 发 现自己期望的事情同实际判断和行动之间存在着矛盾。也就是说,承认自 己内心的矛盾,是 ·68· 第 3章 信息能力与技能一种心理痛苦。Festinger& Carlsmith把上述的这种矛盾 叫做不协调(Dissonance)。 人类 具 有极力回避发生不协调信息的倾 向。例如,刚刚购买新车的人,为了达到 自我满 足,认为 自 己购买的新车是最好的,为 此,往往不想 看持否 定意 见人 的新 车。人 类 具有对 于自己不 合 适、不喜欢的信息极力回避倾向,为此常常使信息加工遭到曲解。